设计是什么?有人说是艺术背后的美,也有人说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享受。
 
  可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会不会从一开始就对美、对设计的认知产生了偏差?
 
  当下,有多少人把炫、酷、时尚视为美,把一场精美豪华的布展视为好的设计,可这真的是美、是设计吗?有没有可能是资源浪费的另一种形式?
 
  回答这个问题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一定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。
 
  他在1984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“工业设计系”。从无到有,他是奠基人,也因此被誉为“中国工业设计之父”。
 
  2017年,柳冠中在“造就Talk”做了一场重磅演讲,谈及了美与设计的本质,并对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做了深刻且透彻的分析。比如:
 
  他说,“只有短命鬼才能叫时尚,越短命,越时尚。”
 
  他讲,“奢华更多的是一种感官刺激,不要把感官上的刺激当成美。”
 
  他强调对未来的关注,看到电视节目中充斥着《还珠格格》《甄嬛传》《芈月传》等宫斗剧时,他直言,“我们的年轻人天天看的就是这些东西,这真让人感到脊背发凉。”
 
  这场演讲虽时隔5年,但今天来看仍不过时,我们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,细细品读,一定会刷新你的认知。
 
  一位清华老教授大声疾呼:我们年轻人看的东西,真让人感到脊背发凉
 
  01、耳听为虚,眼见就一定为实吗?
 
  大家好,非常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。
 
 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“设计思维是第三种智慧思维”,这是五六年前我提出的一个观点。
 
  当下,人们普遍认为,人类的第一智慧是科学,第二智慧是艺术,所以我把设计称为人类的第三种智慧。当然,这是比较客气的一种说法,在我看来,设计才是人类的第一智慧,因为科学和艺术大多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。
 
  再进一步讲,我们说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但问题是,科学可以造福人类,也可以毁灭人类,艺术大多也是追求极致的自我表现。
 
  设计与艺术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但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,艺术关注的是浪花掀起来的彩虹,而设计关注的是海平面是否上升,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联系得更为紧密。
 
  所以,设计一定是人类未来必然依靠的一种思维方法,光靠艺术和科学是远远不够的。
 
  比如,这些年我们发明了各种无人技术,好多领域都在大讲特讲无人化,但当你什么都无人化了,那最后我们可能就真的没有人存在了。
 
  这是我对设计的大体看法,接下来,我想和大家聊一个具体话题,叫耳听为虚,眼见就一定为实吗?
 
  我相信,平日里一定有人和你说过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”,或者要跟着感觉走这样的话,我讲的不客气些,这真的是胡说八道。
 
  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实的吗?你的感觉就真的那么敏锐吗?
 
  论眼睛,我们比不过老鹰,论鼻子,我们比不过狗。但我们作为人,我们有大脑,有良心,这才我们的真正优势,也是设计界所必须奉行的理念。
 
  往大了说,人类之所以会进化,就是因为我们发挥了大脑的思考。
 
  但今天,我看到的更多的是,绝大多数人的大脑里想的都是怎么挣钱,怎么竞争。于是,我们的世界里产生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,乃至出现了一些大的动乱。
 
  而这就背离了设计的本质,因为设计要关注的是普罗大众,要让所有人都有所提高,而不是去分化、去霸占、去让某个人或某些群体独自赚钱。
 
  朱光潜先生说过一句话:“所谓美好,就是摆脱了功利之心。”
 
  我觉这句话特别好,设计是讲究真善美的,你不真,那你就不可能善,你不真不善,那就不是美。
 
  对美的追求是不讲功利的,但我们这个世界不讲功利吗?实则到处在讲功利,乃至于形成了一套功利法则。
 
  我们作为人,要想继续延续下去,而不被毁灭,就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,尽量去遏制那颗功利之心,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展现出生而为人的那份美。
 
  02、事在先,物在后,中国设计的提升,在于观念的转变
 
  那如何遏制功利之心呢?我们的传统哲学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,就是认清事物这两个字。
 
  事物事物,它指的是事在先,物在后,这是一种时间和逻辑顺序,事是目标,物是工具,也就是先去做事,然后才有工具。
 
  可当下,我们是不是把这个顺序弄反了呢?有多少人为了工具而忘了目标。比如,为了创新而创新,根本没想过创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。
 
  大家要明白,创新只是一种手段,它并不是目的。什么是新?在我看来,新,一定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,如果是一个没有善念的创新,那这个创新也可以用来犯罪。
 
  所以,在创新之前,我们一定要先把目的想清楚,我把这称之为“事理学”,这一点在我们的制造业有着明显体现。
 
  今天,我们都说中国制造在世界遥遥领先,但我觉得制造这两个字需要分开来看。
 
  从造的方面来看,自然没问题,生产能力全世界有目共睹,可是制呢?什么是制,它指的是标准、规范和流程,中国80%的企业是中小企业,他们有自己的制吗?他们能设定标准、规范和流程吗?
 
 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过,我国还处于全球制造业的第三梯队,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,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清的现实,千万不能在发展中迷失自己。
 
  我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。
 
  1981年,我去德国斯图加特的奔驰总部参观,一进工厂我吓了一跳,从总司办、标准办公室到车间主任再到流水线工人,每个工段都有一个黑头发的黄种人。
 
  我说中国人真了不起,结果一问才知道,是日本Toyota的员工,Toyota和奔驰签订了一个三年计划,每年一百个员工来奔驰实习,三年就是三百个。而且是一个从上到下的人员构成,既有高管也有一线的操作工。
 
  1987年的时候我又过去了一趟,还是在奔驰,又看到了好多黑头发的黄种人,我说这些日本人怎么还不走了呢?他们告诉我,这次不是日本人了,是韩国现代的员工。
 
  大家可以想一想,我们何时曾派出过这样的团队去其他国家的企业里实习呢?我想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,而是观念上的问题。
 
  这背后的道理和设计是共通的,中国目前要想把设计提升上来,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,不是靠技巧和工具,更多的是需要观念上的转变。
 
  我不敢说别的学科,单从设计学来看,我们的论文里通篇都在讲元素,可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元素,元素都是在系统里产生的,而不是孤立的存在。
 
  为什么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的实验最后都要去田地里验证?就是因为实验室里是一个绝对真空或者绝对保温的环境,但这样的环境在真实社会里是不存在的,真实世界里一切都是元素。
 
  这个世界是系统的,没有谁是孤立的存在,我们一定是要走向世界的,那就必须得关注系统和机制,这是我们下一步转型的关键。包括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,也一定不是在江边独酌,而是举杯共饮。
 
  我想大家对这一点应该是深有体会的。
 
  比如,我们今天很大的一个目标是买房子,可人类追求的不应该是房子啊,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house,而应该是home,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
 
  这个观念如果转不过来,我们还谈什么转型呢?
 
  03、不要把起名字发展成一场品牌运动
 
  今天,企业界流行一个词,叫品牌竞争,我可能又要讲得难听些了,大家扪心自问,每个企业都想着做品牌,这可能吗?
 
  清华美院设计一个标志也就三五万块钱,可现在好多企业做一个品牌计划动辄三五十万甚至百八十万,如果大家把钱都花在了这个地方,这会浪费多少资源啊?
 
  更值得警惕的是,我们现在做的品牌,好多都是只有牌没有品,大家都在追求表面的,看得见的东西。
 
  比如,2010年,在清华美院的展览室里,GUCCI办了一场时装发布会,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布展,投入了800万的费用,就为了那20分钟的表演,20分钟后所有东西就都拆掉了。
 
  我相信,这样的事情绝不是个例,它在世界上天天发生着,比如各地举办的各种大型车展,花的钱可能数倍于这场时装发布会。
 
  看着华丽的舞台,精美的布展,很多人引以为豪,他们把这当成了设计,醉心乃至沉迷于其中,以参加了这样的设计为荣。
 
  但说实话,我觉得这些人应该感到羞耻,这也是整个设计界的羞耻,我们的设计难道就只有搞发布会这一种形式了吗?就非要把钱花到这些徒有其表的事情上来吗?
 
  我想我们应当可以找到其它方式,只可惜大家的精力不在于此。
 
  因为相较于创新,更多人想的还是马上把钱赚回来,做一些短平快,容易落地的事,可这些事情围绕的都是眼前的短期利益,很难打下长远的发展基础。
 
  当然,大家想要品牌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,生孩子还要取个好名呢,更何况中国人还特别讲究“名不正则言不顺”。
 
  我的意思是,我们可以塑造品牌,但塑造品牌它不单单是起个名字的事情,如果把起名字发展成一场品牌运动,那就麻烦了。你可以起个好听点的名字,但更重要的是,你得去培育它。
 
  可现在,我们好像都在追求一个名,因为有了名,可能他的一张画都会卖到成百上千万,即便画里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,我觉得这是中国的怪现象。
 
  这不就是滥竽充数吗?我们现在很多品牌不就是在滥竽充数吗?
 
  再举个例子,九十年代,某位台湾学者来大陆,呼吁企业搞CI设计(企业形象识别设计)。陕西一家电机厂花了250万请他做了一个品牌计划,可结果呢,这个品牌早早就死掉了。这就是滥竽充数,做表而不做实的结果。
 
  我想说的是,品牌品牌,我们中国人更应该注重品,这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。
 
  何为品?三口为品,第一口是狼吞虎咽的吃饭样子,这肯定没有品。
 
  第二口是暴发户心态,到处讲排场,结婚要劳斯莱斯车队,逢人便显摆炫耀,这也没有品,别人只会说你是“土豪”。
 
  第三口才能称为品,就是要减肥,要吃素。中国在餐桌上一年浪费的粮食够全世界两千万人吃一年,想到这些你还会觉得奢侈就是有品位吗?我们要想想,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,我们怎样才能成为那个榜样。
 
  这是我对品的理解,希望我们的品牌不要光有一个名字,只做一些表面功夫,更要有品,要有向外界源源不断传递的精神内涵。
 
  04、我们对于美的认知发生了偏差
 
  还有,这几年的双十一,各大电商的交易额如火箭般上升,数据非常好看,但我认为,这实际上是在犯罪,是在腐蚀年轻一代人的消费观念。
 
  因为大家对真正的美没有了概念,认为新的、时尚的、奢华的就是美的,就值得买,所以我说我们的社会不清醒,我们对于美的概念亟需转变。
 
  什么是美?有人说,越大越美、越奢越美、越多越美。
 
  我并不否定这样的看法,因为奢华确实有奢华的美,但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奢华美,还有朴素美,像我们的青铜器,还有狰狞恐怖的美,还有古希腊神话里的悲剧美,这些都是美,可我们现在对这些美没了概念。
 
  很多人从小就树立起了一种观念,觉得最经典的就是最美的,其实不然。
 
  比如,一说到建筑之美,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故宫、是卢浮宫,可去了故宫、去了卢浮宫你看到的是什么?是帝王之美。这种美你能要吗?你能有吗?
 
  所谓的奢华更多的是一种感官刺激,我们不要把感官上的刺激当成美,感官刺激它是一种商业语言,而不是我们追求的设计。可现在,这种商业语言似乎已经霸占了人们对美的认知。
 
  这些年,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,只有短命鬼才能叫时尚,越短命,越时尚。
 
  其实很好理解,时尚这个词,本就指的是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,长命就不能称之为时尚了。
 
  比如苹果手机,4、4S、5、5S、6、6S等等,每隔一段时间就出一个新款,我们为此大把大把的掏钱,整个世界把这当成了设计。可这真的是设计吗?我们要的真的是这种设计吗?当然不是!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在浪费资源。
 
  什么是设计,设计不是炫、酷、时尚,设计是背后的劳动,是生产关系,而不是生产力,它是生产关系的调整。
 
  像工业革命之所以诞生,就是因为调整了生产关系,在大批量生产之前,必须做好工业设计,所以在工厂里,图纸就是命令,一旦图纸出错,那就是成千上万的损失。
 
  而中国有个成语,叫随机应变,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手工艺思维。
 
  比如我雕错了一个东西,可能我耍点小聪明,将错就错,雕刻成了另一个东西,这是随机应变,但它无法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批量生产。
 
  大批量生产之前必须要想好需求、制造、流通以及再回收等环节,然后通过设计,解决这些环节中的问题,这才是设计的意义,而不是产品表面的炫、酷、时尚。
 
  比如,一个杯子在工厂里叫产品,在商场里叫商品,被消费者买到家里后叫用品,扔到垃圾堆里叫废品,而设计就是要解决好这四个品中所涉及的制造、流通、使用和回收的矛盾。
 
  所以在1985年我就把设计定义为一种创造行为,它既不是理工科,也不是艺术和人文学科,而是一种用来解决问题的创造行为。
 
  设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发财,不是为了房子、车子、票子,而是为了人类更合理的、健康的生存方式。
 
  对设计概念的正确认知,是我们提出“中国方案”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环,否则,我们很容易陷入到西方世界那套功利主义的丛林法则当中。
 
  05、设计师的脑子里应该什么都没有
 
  接下来,我想和大家分享两张图。
 
  第一张图是一座冰山,海面上的这部分看起不大,但海面下却藏着我们看不见的巨大山体。
 
  于设计而言,我们要做的就是海面下看不见的这部分,海面上看得见的那部分是商业要做的,这两个部分不能搞混。
 
  所以我说设计不是商业,而现在很多设计师就是喜欢到处跟人讲商业,尤其是遇到商人时,你再和人家讲商业只会显得自己班门弄斧,被人嘲笑。人家也不会尊重你,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逻辑。
 
  我们真正要做的,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事情,比如去开创一些新的东西,去为关键技术领域的难题设计解决方案,而不是去搞一些所谓的豪华展会,那些东西虽然很好看,却不能长久。
 
  这张图更能说明问题,我们做事的思维很多时候会习惯于左侧。
 
  比如广东的鱼好吃,我很想吃,可我人在北京,怎么办呢?最快的办法就是直接买一批鱼苗放到北京来养,这样很快就能吃到了,但这些鱼到第二年、第三年就都退化了,口感大不如前。
 
  而右侧则是要研究鱼的DNA,以及养殖这种鱼所需的水土环境,然后跟据研究结果,在北京培育起相同的环境,这样就能让自己一直吃上口感相同的鱼了。
 
  你会发现,很多事情背后的规律和这个例子所反应的是一样的。
 
  比如改革开放后,凡是我们引进的技术,大多都停滞在了引进之初的水平上,凡是外国人不给我们的,反倒逐渐走到了世界前列。
 
  这说明,一旦我们完全靠感官行事,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某样东西,我们就会变懒,不愿意动脑子,反正现在能用,就不想再费力去做研究了。反倒是别人卡我们脖子的,而我们又离不开的一些技术,逐渐被逼了出来。
 
 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点,我们一定要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 
  可现在,很多人还是把精力放在了外观、造型和色彩上,那都是后半段的事情,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前半段,放在解决事物的根本问题上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  而且,大自然的规律也早就告诉了我们,外部因素决定着事物的发展。
 
  比如,长江黄河同出三江源,但为什么黄河到下游变成了“黄汤”,长江到下游变成了湖泊和沼泽,是水不一样吗?不是的,是因为气候和地势不同。
 
  还有水,零度以下是固体,一百度以上是气体,常温下是液体,为什么它会有不同的形态?是水的原因吗?也不是,是温度变了。
 
  所以,我们做设计的不要把思维局限了,要从外部变化中看到更为本质,更为根源的问题,做设计,就是要实事求是地、适应性地解决问题。
 
  还有,现在很多做室内设计的人总会说这面墙该如何设计,但我一再强调,墙是商人、消费者和施工队的语言,设计师的脑子里一定不能有墙,有了墙你就没办法创新了。
 
  我们的设计之所以徘徊不前,就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个墙。我们脑子里应该是什么?应该是什么都没有,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墙。
 
  这方面,我和大家再讲个亲身经历。
 
  上世纪末,我们去给华为做设计,任老板踌躇满志。
 
  他说华为聚集了一批通信技术领域的高材生,英法美德日的通信技术,该引进的也都引进了,现在手里既有钱,也有研发队伍,接下来该做什么?还要引进什么?但好像也没什么可引进了。
 
  我说,任老板,你已经拥有技术了,干嘛还要引进呢。你抽几个大学生,再找一个博士生带队,就做点最简单的知识分子的工作,让他们去研究都是什么人需要通信,他们要什么样的通信,动动脑筋去做分类。
 
  然后再看看不同人的通信需求分别被哪些外因限制了,你的技术能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,这一排列组合下来,就多出了十几个、二十几个可以切入的场景。
 
  第二天,我就把上面这张图发给了任老板,我相信华为是接受了这个思想的。
 
  既然大家对通信有着共通的需求,那么外因的限制就交给技术人员去做攻关,设计者要做的是给技术出题目,而不是跟着技术走,这就是设计的语言、设计的逻辑。
 
  所以,只要我们善于转变观念,就没有人可以说中国人不行,我们也不需要一直跟着外国人的屁股走。
 
  06、“产品只是载体,服务才是根本”
 
  再讲一件我印象特别深的事情。
 
  1999年,日本举办了一场亚太设计会议,松下洗衣机设计部长在台上大谈21世纪松下洗衣机的技术将多么多么先进。
 
  后来主持人把话筒递给我,说柳先生,你讲讲21世纪中国的洗衣机将有哪些发展。
 
  我说21世纪中国将淘汰洗衣机。
 
  在场的人都愣了,问为什么?我说你们可以算一算,就算你们日本人爱干净,洗衣机的利用率也不到10%。为了一个利用率不到10%的东西,投入这么多人员、资源、技术,每年消耗着这么多的淡水,划得来吗?我们中国人绝对不干这种傻事。
 
  大家可以往深了想想,老百姓要的真的是洗衣机吗?他们要的其实是干净的衣服,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每年可以节约多少水啊,这是我们创造最根本的源,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想明白。
 
  所以我讲,产品只是载体,服务才是根本。
 
  但现在很多企业还是没有这种观念,一门心思的在那钻研产品,比如各大汽车厂商,总想着拿出一些新技术来吸引消费者。
 
  可大家要的真的是汽车吗?每年有多少“僵尸车”被遗弃在了路边,造成了多少资源浪费。我们要的是交通,是出行,而不是车。十几亿人如果都把买车当成目的,那我们没法不污染,没法不堵车。
 
  就像我们祖先讲的,以不变应万变,这绝不是保守,而是一种哲学。
 
  什么是不变,人们在衣食住行和交流上的需求是不变的,这些是本源。至于洗衣机、汽车等产品都是一个载体,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,这些本源才是设计要关注的,企业界要有这种观念。
 
  谈到观念,我再多讲几句,不只是企业,设计界很多人的观念现在似乎也走偏了,好多人张嘴闭嘴聊得最多就是文化艺术。
 
  当然,我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文化艺术,可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茶杯、小碗和紫砂壶上,长此以往,这不就是玩物丧志吗?
 
  包括我们的广大农村,都在搞一些小手工艺品,搞特色民宿,那我们农业的未来是什么呢?就是这些手工艺品,这些民宿吗?这么下去,我们不就成了外国眼中的“农家乐”了吗?
 
  再聊聊文化,什么是文化?百科全书里有30多种解释,越看越糊涂。没关系,一个概念如果你不懂,你就去看它是怎么产生的?
 
  文化是如何产生的?它是在地理空间的限制下产生的。
 
  比如你去内蒙古草原,去牧民的蒙古包里做客,你会受到热情的款待,邀你喝酒吃肉,唱歌跳舞。而你去上海和老同学见个面,可能也就是吃顿饭,然后就说再见了。
 
  为什么?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当中,千百年来,大家靠山的吃山,靠水的吃水,脚下的那片土,头顶的那片天没有变过,再加上过去交通和通信的不便,慢慢就形成了地域特色,进而演化成了文化。
 
  这是地理空间对文化产生的影响,但文化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时间。
 
  刚才我说了,过去交通和通信是不便的,但今天不一样了,交通变得极为便利,信息更是铺天盖地。
 
  所以,在文化层面,如果我们只关注空间的而不关注时间的变化,那我们是要被历史甩掉的,这一点必须要清醒。
 
  而且,对于时间的关注,不只是聚焦在当下和过去,更要面向未来。
 
  举个例子,文房四宝是传统文化,但今天让你扔掉电脑,就靠文房四宝写字,你能接受吗?可当下,大家好像还是更注重过去,我们的电视节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。
 
  我们的电视节目里是什么?是《还珠格格》《甄嬛传》《芈月传》,是康熙、乾隆、唐明皇,是封建王朝的宫斗。我们的年轻人天天看的就是这些东西,这真让人感到脊背发凉。
 
  再看看发达国家,他们也有史剧,但也生产了很多在全世界热映的科幻片。而且大家不要简单地认为那就是个娱乐,这反映的其实是他们对未来的思考,他们在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场景,在思考人类或将面临的种种可能。
 
  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,就很容易产生对未来的好奇和憧憬,从而愿意投入到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中,为探索未来做出努力。如此一来,知识得以提升,技术得以突破,社会得以进步。
 
  这种对比,大家可以好好感受下。
 
  所以,我们真的要转变观念了,不要一味地讲继承传统,传统也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代创造出来的。昨天是今天的传统,今天是明天的传统,我们还是要去不断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出来,要经受住时间的拷问。
 
  07、智与慧是两回事,我们真正缺的是慧
 
  至于转变观念的具体举措,就设计界而言,我想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大的目标,就是我们的设计到底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能为国家的发展出怎样的一份力,而不是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搞时尚、造品牌上。
 
  另外,不要把设计当成生意。
 
  现在,我们的设计界好像把设计做成了一门生意,似乎不谈生意就不叫设计了。我觉得这不应该,你如果那么爱做生意,那你干脆去经商,就别做设计了。
 
  往大了说,我们的中国梦,也不是一两个人的发财梦,而是亿万万人的复兴梦,设计要做的是助力民族的复兴,而不是个别人的发财。
 
  最后,我想说的是,中国的传统哲学里,非常讲究智慧,但我们不要会错了意,智和慧其实是两回事。
 
  智是抖机灵、小聪明、钻空子、擦边球,这些不用教,很多人都会。我们真正缺的是慧,慧是什么?是节制、反思和定力,是不耍小聪明、不去钻空子、不打擦边球。
 
 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智慧的哲学,不仅考虑自己,考虑我们的国家,也考虑到整个世界的发展命运,这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。
 
  我相信,等到这些观念转变过来后,中国是会越来越好的。
 
  谢谢大家。
 
  标题:清华老教授大声疾呼:年轻人看的东西,真让人感到脊背发凉
 
  来源:造就Talk(ID:xingshu100)、正和岛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来源:造就Talk 作者:柳冠中,清华,教授
本文来源于网络,如侵联删!
句子汇(www.juzih.cn)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,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,让知识获取更便捷!

上一篇:浙江一租客打扫卫生时发现暗格,藏着价值50多万元的存单和首饰!财物 下一篇:杭州富阳暴雨引发洪水,已致5死2失联

发表评论